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
——记优秀共产党员杨晓冬
在我们二重装备一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普通平凡,但甘于奉献,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发光发热;他们默默无闻,但勇于担当,将顾全大局的意识践行在履职尽责的行动上。他们就是你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就是我身边一名普通党员的故事。他叫杨晓冬, 45岁,一个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一名退役军人,是我们铸锻公司加工二厂的一名班长,也是我现在的班长。25年前,他从部队转业来到了咱们二重,开始了机械加工的工作。作为退伍军人,可以说他对机械加工是“一窍不通”。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为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他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在跟师傅学习的同时,利用空余时间潜心钻研,硬是凭着不怕苦、不认输的军人特质,一步步从“门外汉”走到了技术能手。期间由于表现突出,还被公司委派到北京西门子公司进行数控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之后很快就成为了车间的生产骨干。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的他,时刻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他总是冲在最需要的地方,加班加点更是常事。他的爱人曾经谈起,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他把孩子留在家里,一次又一次对儿子说:“儿子,今天考验考验你,自己安排好学习,到点洗洗睡觉,爸爸去单位一趟,我忙完了回来要检查哈。”“哼,又来这一套……”面对儿子的不快,他只是抚摸着儿子的头温情地一笑,“男子汉要有担当嘛!我一会儿就回来”。可是这一忙又是大半夜。受他的影响,他的儿子也在去年参军入伍,和他一样成为了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在班组人员心中,杨班长就像是大哥哥一样,他对待班组的同事,更像是对待亲人那样,从大家的思想、生活与学习等方面,事无巨细,并提供给大家力所能及的帮助。就像他说的,我们的机床是多人协作加工,这就需要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一定要发挥出团队精神,做到“配合不讲条件、工作不畏艰难”。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个人的努力和魅力,让整个班组很快形成了更加务实、积极主动的工作新风貌。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镗缸机班组的管理建设更是得到很大提升,加工效率连年提高,加工质量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由于镗缸机班组工作成绩优异,去年还被评为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优胜班组”,而杨班长所在的机床更是多次被评为公司“党员红旗机床”。记得有一次记者在现场采访他时,他指指胸前的党徽和机床上悬挂的“党员红旗机床”的牌匾说到:“作为一名老兵,一名老党员,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镜头下那略带血丝但坚毅的眼神连同机床牌匾上的一抹红深深的印入我的心间!在公司一直大力推进的传帮带工作中,经他带出来的许多徒弟如今也都成为了生产中的中坚力量。
2018年是公司的“成本年”,身为班长的他,带领班组积极配合工段安排,严抓关键产品、重点产品,开展了各种降本增效活动。其中一个攻关QC 活动,将核电汽缸异形槽加工用时从以前的330小时每件缩短至150小时每件,使该类汽缸异形槽加工的瓶颈工序成为了历史。
在去年6月“大战二季度,实现双过半”的关键时期,由于铸件线毛坯来料集中,镗缸机机床开动已是满负荷运转,每班都是一人操作一台大型设备,这已是达到了大家的工作极限。杨班长鼓励大家咬咬牙坚持坚持,借用他的话就是:“咱们要给工段扛起,有困难咱们更要努力克服,保证产品顺利加工也就保证了咱们的工资和饭碗”。天有不测风云,在去年“大战三季度”的工作中,他的妻子因为患重病需要手术治疗,为保障“大战”顺利完成,杨班长用最短时间安排好妻子的手术,将妻子托付给家人照顾后,毅然地回到了工作岗位,和大家一起连班作业,最终提前3天完成了东汽重要风险合同产品的镗缸机序加工。当然这样攻坚克难,改革创新,舍小家为大家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付出总会有回报,这些年杨班长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他多次被推选为铸锻公司“优秀党员”和“金牌员工”,并连续三年获得“公司先进个人”的嘉奖。面对荣誉,他只是淡然一笑,说到:“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李大钊有一句格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也恰是他对工作,对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就是来自我们一名基层普通党员的故事,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从他身上我体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深刻含义;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平凡的力量,催人奋进的力量。杨班长就是我们年轻一辈学习的榜样,也许多年以后,我们也就成了他!
(铸锻公司 赵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