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国机重装年中工作会精神 战高温 斗酷暑 坚决完成三季度目标任务(3)
二重装备核电石化公司近百名职工到镇江公司参与大型容器生产已经5个多月了。各类大型装备的焊接工序在快速推进,受疫情影响的生产周期在他们的全力抢干中被一点点追回,但这还不够,异地施工的同志们在酷热的七月,再一次掀起了战高温、斗酷暑、保急需的攻坚热潮。
经受盛夏酷热的“煎熬”,肩负繁重的生产压力,核电石化公司职工深知他们手中重大装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年计划出产35台大型容器产品,大多集中在下半年出产,是生产组织的关键。
没有轰轰烈烈的誓师动员场景,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一切从简,从德阳前往镇江异地施工现场的职工一到位,就投入到一场战高温、斗酷暑,坚决完成三季度出产目标的攻坚战中。
“这次生产不亚于一次‘战役’,也是我们近几年来遇到的最艰难的一次大会战,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我们全力以赴,能派去的骨干都派上去了。”核电容器厂厂长邓海涛颇有感慨。筒体接管多、环缝焊间隙窄、筒节转动时窜动量大,焊接难度大是摆在异地施工职工面前的一大难题。现场作业点较多,就从单个作业点做起,加强焊接过程中细节的控制,做到每个工位有专人负责;树立高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工艺纪律,确保焊缝的一次合格率,不留隐患。
立足现有资源,不断改进挖掘生产潜力,摒弃旧的操作模式,对设备进行改进,对操作步骤进行优化……“做好探路者吧。我们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工序进行一系列的可操作性分析,焊接设备能力、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和重要控制点我们都进行了仔细梳理和分析,保证产品按期完成,”异地施工项目负责人倪长勇带领的技术攻关小团队提前做好了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参加异地施工的同志们出主意、想办法、添措施,发挥集体智慧,最终实现同一件产品上多点作业,3台埋弧焊同时进行,多台窄间隙同时组对焊接。
气温已达37度,厂房里的温度更高,还要在加温至180度的筒体上施焊,汗水夹杂着焊渣沫儿顺着脸颊流淌,脊背上留下一幅幅“盐白的图画”。顾不上擦拭,繁重的工作和急迫的出产时限不允许他们有丝毫的懈怠。年过50的蒋华安和年轻人一样,仍然坚持12小时大倒班作业,在工作中他还主动把自己几十年的焊接经验和技能传授给青年职工。“太热了!进入六月中旬,我们就被夏天的热潮给包围了,脸上都得扒层皮,有点疼。”李武解开被汗水浸透的衣服,利用工余时间暂得一丝凉意。这位青年骨干出差镇江已5个月,家里两个孩子都还小,大的4岁,小的才2岁,每天干完活看看视频和家人说说话是他最为开心的时刻。
大筒体团队出击、积厚成器,小部件精心焊接、密密实实。异地施工的同志们按照“挂图作战”和“工期时间表”全力将在手任务往前赶。迎着猎猎的党旗,临时党小组成员梁川、曾德强、杨勇等同志卷钢板、搞装配;邓汉佳、王迁等同志在焊接过程中精心操作,经常是早晨7点就到达生产现场,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回宿舍休息。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着全体参战职工,实现连续焊接的29个接管探伤全部一次合格,同时,窄间隙焊缝的组焊也保持较高的合格率。
焊花迸发出炫目的色彩,盛开在烈日下,掩映在幕色中,浸润在汗水里,彰显出二重装备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顽强斗志,那一簇簇焊花,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人们依然能感受到她的绚丽绽放。
(核电石化公司 张秋维 倪长勇/文 夏洪文 邓汉佳 唐凯兵/图)